|
布魯氏菌性脊柱炎診斷及治療專家共識布魯氏菌性脊柱炎近年來發病有不斷增高的趨勢,由于其早期的診斷率較低,常存在誤診誤治的現象,造成后期治療的難度成倍增加,患者致殘。為規范布魯氏菌性脊柱炎患者的診療流程,讓更多業界同仁了解此類疾病的治療細節,并在治療時有據可依,中國防癆協會骨關節結核專業分會、西部骨結核聯盟、華北骨結核聯盟聯合組織專家共同擬定了《布魯氏菌性脊柱炎診斷及治療專家共識》。本共識從布魯氏菌性脊柱炎的流行病學特征開始論述,對其常見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及診斷標準、治療藥物及手術治療方法,以及預后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闡述與討論。 布魯氏菌病(又稱布病、馬爾他熱、地中海弛張熱、波狀熱)是由布魯氏菌屬的*侵入機體,引起的人獸共患的傳染性變態反應性疾病。其臨床特征不典型、潛伏期較長,容易誤診和漏診。該病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可累及多個器官,其并發癥容易對肝、血液、脾、神經、生殖等多個臟器和系統造成損害。 布魯氏菌性脊柱炎是布魯氏菌侵犯脊柱(椎間盤、椎體、肌肉)導致的脊柱感染性疾病,在國內外發生率報道不一,約占布魯氏菌病患者的2%~53%,發熱和脊柱局部疼痛是該病的主要臨床癥狀。該病若治療不及時容易轉化為慢性,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勞動能力;而且該病通常容易復發和出現并發癥及后遺癥。盡管目前布魯氏菌性脊柱炎在臨床越來越常見,然而大部分臨床醫師對其診斷和治療認識不足,缺乏深入研究,有些觀點尚未達成一致,臨床診療欠規范。為此,中國防癆協會骨關節結核專業分會、中國華北骨結核聯盟、中國西部骨結核聯盟聯合組織專家擬定《布魯氏菌性脊柱炎診斷及治療專家共識》。本共識對布魯氏菌性脊柱炎的流行病學特征、常見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及診斷標準、藥物及手術治療方法、預后等進行了深入的闡述。 |